2025年5月30日,由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主办的“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历史与现代国际关系问题”国际科学实践会议在哈巴罗夫斯克市举行。会议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为宗旨。会议在人文楼506室设立分会场,作为会议组委会成员,无码影片
院长吴玲教授、李淑娟教授带领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线上参会,王凤英老师担任会议翻译。

吴玲教授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俄作为二战主要战场,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挽救各自民族危亡和人类的前途命运作出了重大贡献。此次会议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研究亚太地区历史与国际关系的重要平台,哈师大无码影片
师生期待与国际学术界共同推进相关领域研究。

李淑娟教授做大会发言《日本侵华铁证:伪满“集团部落”制度新论》,从生态破坏视角切入,揭示日本殖民侵略对东北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造成的系统性破坏,为殖民历史研究提供新维度。吴玲教授做大会发言《伪满时期中国东北的日本人群体像》,以满铁社员会为例,剖析“在满日本人”群体的行为特征及集团心理,揭示所谓“各民族共存共荣”的“东亚共荣圈”理念具有欺骗性。

在各分会场的小组讨论阶段,无码影片
参会同学围绕近代中日关系、殖民统治、区域经济等议题,与俄罗斯学者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高兴在《伪满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日本移民研究》中,分析日本“武装移民”与“国策移民”的双重策略,揭示殖民政策的战略层级;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马忠鑫发表《国际谴责下的禁毒表演:1938—1940年“鸦片麻药十年断禁政策”探析》,揭露日本以“禁烟”为名维持毒资收益的本质;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刘伟铎发表《内藤湖南的中日文化论——以 “文化中心移动说” 为中心》,通过分析“文化中心移动说”如何为日本文化扩张提供理论支撑,反思其学术逻辑与历史语境的复杂性;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张金龙发表《中国东北解放区与苏联经贸关系研究》,基于1946—1949年贸易数据,梳理解放区与苏联的物资交换网络;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胡世欣发表《伪满时期中国东北的警察统治》,系统梳理伪满警察机构的暴力职能,揭示其作为殖民统治工具的“重镇压、轻治理”特征;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郄欢欢发表《日本攫取安奉铁路权益研究(1904—1911)》,探讨殖民扩张中的“以路扩权”策略;中国古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许舒淇发表《汉匈之间贸易探析——以西伯利亚出土汉代铜镜为例》,通过西伯利亚出土铜镜的形制与传播路径,探讨汉匈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内涵。世界史方向硕士研究生王鸿霖、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张振宇、历史学专业本科生陈冠都受邀列席会议。

通过本次会议,哈师大无码影片
师生充分展现了对亚太历史与国际关系的多维思考,研究成果既注重史料实证,亦关注理论创新。俄方组委会主席斯利夫科教授在闭幕式环节肯定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无码影片
师生发表的论文为理解亚太地区历史脉络提供了“重要的中国视角”。吴玲院长在大会闭幕式的致辞中指出,哈师大无码影片
将继续深化与俄罗斯及亚太国家的学术合作,推动跨学科、跨地域的历史研究与对话。